本文作者:学新知识网

清明节气象的谚语(清明节气及相关谚语俗语)

笙念 19 分钟前 ( 2025-08-04 05:19:39 ) 9288 抢沙发

关于清明节气象的谚语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面是关于清明节气象的谚语的内容,欢迎阅读!

清明节气象谚语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 (鲁)

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 (桂)

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 (鲁)

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 (黑)

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 (黑)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 (黑)

清明宜晴,谷雨宜雨 (赣)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华东、华中、华南、四川及云贵高原)

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 (冀、晋)

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 (苏、鄂)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

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

清明有霜梅雨少

清明雾浓,一日天晴

清明起尘,黄土埋人

清明响雷头个梅

清明冷,好年景

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

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

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

清明节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体 用,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清明节的节俗丰富,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清明节气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即春分后第15日。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段。清明祭祖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节期内。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比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这些国家的清明节与中国的传统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别:民俗;编号:Ⅹ-2)。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19 分钟前 ( 2025-08-04 05:19:39 )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学新知识网对其观点赞同或支持。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